阿里社区|友情小透视:心声:感谢生命中的蓝颜知己……
我觉得这辈子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有一个情投志合的朋友了。我曾经有过两个这样的朋友,一个是高中时的露露,一个是大学时的老司。他们都在我的一生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。他们不是我人生攀登上的一个梯子,也不是我过河时踩的石头,他们就是目标,他们就是彼岸。
来北京后,常觉得寂寞,也许我这人本来就很容易产生寂寞。我不善于从平常的生活中品出味道,只有咖啡那样的浓郁才使我兴奋和清醒。
我到远大学车的时候,遇到了他。远大的风景很好,连绵的群山,无边的旷野,深远的蓝天。风从四面八方吹来,他的眼神却像春天的阳光。一切都是属于自然的,包括他,包括我们的关系。
把他介绍给我的那个同事很不喜欢他,说他的衬衫总是脏乎乎的。这也许就是差别了。现代人对物质文明的追求已经发展到了排斥一切自然的东西。
我小的时候,经常一星期洗不上一次澡,头发里能用篦子篦出虱子来。一到冬天,鼻涕就会顺着人中流到嘴里,并且因为我的人中短,每次都能很快尝到鼻涕的咸味。我的棉袄也总是脏的,因为我必须拿棉袄去擦鼻涕,我很讲究清洁的。
就在那样苦的日子里,我却是那样的快乐。还记得夏天的傍晚,地里的豆子都收割完了。放眼望去,空旷的田地被火一样的晚霞覆盖着,那是我终生难忘的盛景。我和小伙伴们在地里拣一些漏掉的豆杆烧着吃,火总是从微微的红星一下子“蓬”放大跳起舞来。我们就围着火光,闻着豆香,兴奋地等待着美食。我能看到小伙伴脸上不知从哪儿映射的红光,亮堂堂的。
我这个教练,当我面对他的时候,我觉得像是在面对着自己的童年。无欲无求,或者说,有,但是非常简单。很小的一件事都能让我兴奋不已。那时候总是快乐的,总是充实的,总有各种原因高兴得睡不着觉。有时感觉自己是百万富翁一样,仅仅因为捡到一张很漂亮的糖纸或是火柴皮。
我一直都不喜欢猫,那是一种娇贵的物质的东西,它没有灵魂,只有价格,它并不忠诚,却在等待着主人的优待。很多女孩都渴望像波斯猫那样的生活。但我不,我讨厌猫。她过于灵巧的身姿破坏了屋子的和谐。
我喜欢狗,喜欢流浪的狗。因为流浪,所以自己就是主人。因为是狗,所以不用费尽心机的讨好。他可以不干净,但不可以装可怜。他穿越马路时,只管低头想事,或者摇头晃脑地看路。他从不会露出可怜的眼神,畏畏缩缩地等着有人收留。他要过马路就过,决不犹豫。
教练说他家有一条狗,每天白天自己出去玩,到了晚上,他们都睡了,他自己会推门进来,还会把门掩上。我想像着这条狗该是多么幸运,他的主人没有把他用钢锁锁起来,也没有给他穿上五颜六色的狗服,让他出去展览。他有自己的生活,有自己的玩伴,还有一个完整的理解的家。
教练一直对我很客气,说没想到会跟我做朋友。他说,刚带我时,知道我是研究生,总觉得有点“高攀”。那句话让我很难过。因为我是研究生,我不知道错过多少真正的友谊,错过多少人生的真趣。我费尽心机得到的这些外在的荣誉,真正能给我带来多少快乐?
我很喜欢他。也许有些因为喜欢而夸大了他,也许只是把他当成一种象征。
他对人是极好的,我第一次上他的车,他就慷慨地拿出吃的和我分享。他从不吝惜东西,他的手机可以随便让我打,他可以为了和我聊天忘了加油,他为了让我练车帮我送烟给别人。有一次请我吃饭晚了还非要帮我打辆车。
我不是个在乎钱的人,也因此不喜欢在乎钱的人。那些人我能理解他们,却始终无法和他们亲密无间。所谓朋友,绝不能是一提钱就翻脸。朋友就是保险公司,朋友都靠不住,你还能靠谁。
教练也是个很懂生活情趣的人。他喜欢听京剧,喜欢听笑话。他自己身体有些毛病,一说话就总是打嗝,但唱起京剧来饶有兴致,聚精会神,连打嗝都忘了。他喜欢从各个学员那里打听好玩的东西,然后再说给其他的学员听。他是很容易快乐的。而我,自问已丧失这种能力了。他说的很多笑话,我很多年前就已经看完了。
他也是极重情义的。身为农民,他自己有着天生的自卑,加上他做过很多“鄙事”,他在八达岭卖过烧鸡,也开过黑出租,跑过运输。现在当了驾校的教练,他是很满足的。对待学员,因为99%以上都比他的条件要好,他本来是并不抱着交朋友的欲望来带他们,“平等相处”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奢望。学员们能记住他们的好处,帮他们介绍学员报名就足矣了。
人心都有自己的围墙,这个墙说结实也结实,说不结实风一吹就倒。他开始对我是相当尊重的。第一次洗车的时候,他让我呆在车里别动。我实在闲着无聊,就下车问他能帮什么忙,他后来实在没功夫了,就让我帮他接一盆水过来。
第二次他又洗车的时候,那时候我已经和他很熟了,他递给我一个拖把,让我来擦,他来冲水。车上坐着学他车的一个学员,颇有些不高兴地坐着,觉得洗车耽误了他的时间。我和教练配合着洗车,觉得非常的愉快,仿佛要是能一辈子做这一份工作也是值得的,只要是跟他在一起。
我请他吃饭,第一次至少请了四次,他才决定去。而且必须是在驾校里面的“学员餐厅”。他不想让我破费。但每次我去学车的时候,他却总说:“车里有瓶奶你喝了吧”,或者“车后面袋子里有苹果,洗好的。”有次还从家带了烤红薯来。那烤红薯如果让我那位同事看了,断然不肯吃的,因为皮看上去黑糊糊的,但我吃得特别香。他看我吃得特别香,也一定很高兴。
久在城市中,人难免被物化了。所谓的美德成了一种奢望,取而代之的是“公德”,是大家普遍遵守的“不随地吐痰,不说脏话,坐电梯往右站”。表面上看起来大家都彬彬有礼,衣冠楚楚,但私底下却都在酒吧的角落里各自落着泪。距离是城市的保障,在这种文明的距离下,大家的心越来越孤独,找不到归宿。规划统一的行为准则代替不了人内心情感的脆弱,AA制也解决不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问题。当握手的时候,彼此只感觉到力度却感觉不到温度,这个城市真是冷到了极点。
也因此,我总盼望着能赶快过去学车。坐到那暖融融的车里,吃着教练的烤红薯,听他打着拍子唱京剧。脚下的路狭窄弯曲,却延伸到一望无际的大山中。
————
✅生活小常识|✅生活小窍门|✅健康小常识|✅生活小妙招✅情感口述故事
本文标题:
文章链接:macbook.alingn.com
文章来源:阿里社区
友情链接:✅女娲导航 ✅恋爱之书 ✅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✅健康杂志 ✅分享笔记 ✅健康社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