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社区|人生小感悟:善心老人急救产妇感恩夫妻认“……
一个被继子遗弃的老妪,一对心地善良的年轻夫妇,通过一场离奇的邂逅走在了一起。一笔财产,几番波折,凸显了贪婪者的龌龊和仁义者的高尚。最终,仁义夫妻为慈善老人演绎了一曲旷世罕见的爱心绝唱……
列车上临产,遇上一位好心老太太
2000年夏天,28岁的胡涓从南昌乘火车回萍乡,与姜可凤老人坐对座。胡涓有个习惯,坐火车不喜欢坐背对车头的位置,坐久了就晕车,何况此时的她已身怀六甲。她不忍心和老太太换座,便用求助的眼神跟坐在对面的一对年轻夫妇说:“麻烦你们跟我换个座位好吗?我不习惯坐这排位子。”那对夫妇摇摇头表示不换,胡涓只好失望地打消了换座的想法。
胡涓说话的时候,姜可凤老人正望向窗外,根本不知道她有换座的要求。火车开动了,胡涓本不太舒服的身子显得更加不适了。老人见胡涓脸色不好,主动同她搭讪起来。她问胡涓从南昌去哪里?预产期到了吗?为什么脸色不对?丈夫在哪儿工作……一番关切的话让胡涓感到了老人的善良。当得知胡涓不习惯坐那个位子时,老人立即起身将胡涓让到了自己的位子上。胡涓被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感动得差点掉下泪来。
一老一少两个女人,旋即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。胡涓告诉她,自己在萍乡市一家幼儿园当幼师,丈夫叫厉继新,是个体出租车司机。他们结婚快两年了,她是利用暑假到南昌的姐姐家玩,由于离预产期只差15天,决定回家做些准备。临行时姐姐要送她,她说没事坚决拒绝了。
老人也作了一番自我介绍。67岁的她原是南昌市北郊小学教师,退休后一直过着孀居的日子。她有个继子,但人家嫌弃她,早已同她没了来往,她惟一的亲人就是在宜春当医生的表妹。这天,她正是为了躲避南昌的高温天气而去宜春避暑的。
火车在浙赣线上疾驰西去。就在他们聊得正酣时,胡涓的肚子隐隐作痛了,并有一阵阵下坠的感觉。看着胡涓因痛苦而扭曲的脸,姜可凤老人一边为她拧毛巾擦汗,一边鼓励她坚持下去!火车过了一站又一站,眼看快到宜春了,而胡涓的疼痛没有停止。姜可凤通过列车长找到一位女医生,医生说胡涓已经临产。这时姜可凤做出决定:让胡涓在宜春下车,到她表妹所在的医院去生产。
车到宜春,接到电话的姜可凤的表妹和几位医生立即把胡涓抬上了救护车,车子呼啸着奔向医院。不到10分钟,胡涓就产下一个3.5公斤的男婴。姜可凤一边为产后的胡涓端来荷包蛋,一边望着熟睡的婴儿呵呵地笑。护士们猜不透这老人是胡涓的母亲还是婆婆。胡涓得意地说:“还用问吗?她是上帝赐给我的亲娘!”
得知老人的遭遇,毅然留她在家中
一切稳定了,而丈夫还不知情。在电话里,丈夫问她怎么还没到家,胡涓便说了在宜春生孩子的事。厉继新大为吃惊。原来自己的儿子已经来到人间!原来妻子遇上贵人相助并化险为夷!他立即驱车赶到宜春。看到妻儿平安,看到姜可凤老人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,厉继新感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。他给儿子取了个“厉宜善”的名字,意即在宜春遇上一位慈善老人,同时又有激励孩子终生向善的含义。
胡涓出院时,望着怀抱孩子依依不舍的老人,夫妇俩决定把老人也一同带走。姜可凤先是不肯,怕给人家添麻烦。胡涓说,我们夫妻都没有父母了,带孩子我们没经验,需要有老人协助,我们是想请你去帮几天忙呢!姜可凤听说是请她暂时帮忙的,欣然同意了。
来到厉家,姜可凤才发现自己根本帮不上什么忙。厉继新一到家就请了个保姆,买菜、做饭、洗尿片之类的家务全由她负责,姜可凤只有陪着胡涓唠家常。这一聊,两个女人的心靠得更近了。原来,心地善良的姜可凤老人生活得很坎坷,她结过两次婚。第一次婚姻是在解放之初,丈夫叫蒋浩,是铁路工人,第二年,他们的女儿蒋玲出生了。蒋玲从小跟妈妈在学校念书,成绩十分优秀。她有个叔叔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当教授,大学毕业后,在叔叔的帮助下,蒋玲去了美国留学。后来找了个叫詹姆斯的美国丈夫,入了美国籍,在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定居。
文革时期,因为蒋家有海外关系,受到长期批斗和歧视,蒋浩由此郁郁而死,姜可凤也患上了心脏病。改革开放后,蒋玲携丈夫和一双儿女到中国看望母亲,可回美不久,就因车祸英年早逝。洋女婿詹姆斯虽另娶了妻子,但每年圣诞节还会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她。
1992年春,在朋友的撮合下,姜可凤走进了第二次婚姻。丈夫姓万,丧偶,中学教师。老万有个儿子叫万小青,起初他们相处得不错。姜可凤倾其所有帮继子成了家,继子夫妇以开超市为生,他们的儿子万宁是姜可凤一手带大的。万宁上小学的那年,老万病逝了,从此姜可凤成了万家不受欢迎的人。在家忙活,他们嫌她不卫生;去超市帮忙,又说她形象不佳影响生意。姜可凤知道自己在继子家无法呆下去了,搬回学校分给她的那套旧房子,孤寂度日。
老人的境遇让胡涓同情不已。她一遍遍说着:“天意!天意!”姜可凤不解。胡涓说:“我们夫妻商量过了,你若不嫌弃,我们想拜你做亲娘,你就永远住我们家,好吗?”姜可凤说:“这哪儿成?人老不中用啊,我会给你们添麻烦的,不行!”胡涓态度坚决:“我们俩都是失去父母的人,不瞒你说,前些日子我们还打算去报纸上做几期‘征母启事’呢!现在上天把你赐给了我们,你不答应不行啊!”
姜可凤老人乐呵呵地默认了。事实上,她已无法割舍这个温馨的家、这个可爱的孩子了。但老人有个要求:趁自己身子骨还硬朗,她要履行带孙子的职责,希望把小保姆辞了。胡涓夫妇答应了,他们接姜可凤的表妹到场作证,正式拜老人为亲娘。
一笔意外财产,引发一场轩然大波
就这样,姜可凤成了厉家一员。厉继新跑出租车每日早出晚归,胡涓在幼儿园也很忙,家里的杂事全由老人打点。胡涓要她光管孩子,零活杂事不用操心,姜可凤说:“我能干得了,不干,还会发闷呢!”
得知姜可凤被一对善良的夫妇拜为亲娘,老人的朋友们都去看望她。见胡涓夫妇是真心善待老人,一致夸赞这对夫妇的美德,还通知电视台去宣传。胡涓夫妇委婉地拒绝了,他们说:“是老人的爱心,唤起了我们的爱心!家中有老是家庭的福气,我们感谢娘为我们带来的福气!”
2002年,对姜可凤来说是个多事之秋。那年春节前夕,她的心脏病发作,时好时坏。为了安全,胡涓夫妇把她送进医院,一住就是一个多月。胡涓不仅搭上了一个寒假,他们全家的春节也是在医院度过的。春节后,胡涓丈夫把准备更换新车的10万元钱全取出来,送她到南昌做了手术。手术很成功,一个月后,姜可凤出院了。她希望继子万小青能帮她找有关部门报销医疗费,可万小青以没有熟人为由拒绝了。她只得找到退休学校,在校长王梅的协调下报销了小部分费用。
回家后,老人为自己花了厉家6万多元钱坐卧不安。她本是有七八万元积蓄的,几年前为继子娶媳妇、开超市花得所剩无几。现在自己需要用钱了,已小有财富的继子一个子儿也不肯出,她伤心落泪了好些日子。胡涓夫妇一次次劝她别太在乎,只要身体好了,钱花完了可以再挣。姜可凤为这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夫妇深深感动着。
这年圣诞节,詹姆斯又给老人打来问候电话。姜可凤把自己年初心脏动大手术的事说了,詹姆斯立即寄来2万美元表示慰问。因他寄款地址仍用的是岳母退休的学校,这消息很快让继子知道了。听说2万美元折合16多万元人民币,万小青跑到学校要为老人代领这笔钱,被校方拒绝了。万小青夫妇只好租了一辆车去萍乡接人,不料姜可凤得到学校通知后,已乘厉继新的车到南昌把钱取走了。
这场徒劳让万小青很不甘心。两天后,他们夫妇又上路,直闯胡涓家里。胡涓夫妇以礼相待,而万小青言明来的目的有两个:一是听说我娘患病用了你们几万块钱,我们督促她还给你们;二是请我娘回家去看店,她手头那些钱留着也没用,可我正缺周转金呢。
————
✅生活小常识|✅生活小窍门|✅健康小常识|✅生活小妙招✅情感口述故事
本文标题:
文章链接:macbook.alingn.com
文章来源:阿里社区
友情链接:✅女娲导航 ✅恋爱之书 ✅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✅健康杂志 ✅分享笔记 ✅健康社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