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社区|情感小口述:中秋祭月……
每到中秋节的晚上,我家总要祭月。
祭品有月饼、老菱、萝卜、花生、芋头、藕、柿子,还有一碗茶。挑选四只扁豆,每只扁豆插上四根火柴棒,这样一匹“洋马”就作成了:扁豆作马的头、身、尾,四根火柴棒就是四条马腿。藕也是有讲究的:选枝干完整的鲜藕,此藕不能有任何断缺,从藕身到边枝,从藕节到偶芽,都须齐齐整整,枝枝蔓蔓,寓意子孙繁衍,家庭兴旺,延绵不断。当月亮升起的时候,皎洁的月光下,在庭院摆一桌子,供上祭品,焚一炉香。紧靠香炉的后面是四匹“洋马”。月神“享用”后,我们就尽情地大吃一通,平时难得吃到的柿子、老菱、月饼、萝卜把我的肚子塞得满满的。我们盼望过中秋节。
不祭而食,是失礼;月神享用了祭品之后,便把好运、健康、幸福寄寓在祭品中,我们再食祭品,便会得到神的赐福与护佑。还记得老人说过,喝了祭月光的茶,不害眼病……所以母亲总在祭月后督促我们喝上几口茶。这是多么美好的信仰和多么虔诚的生命祈祷!后来,我从书本中知道了嫦娥奔月、玉兔捣药、吴刚伐树的故事。祭月时,似乎能感觉到月宫中的嫦娥在看着我们;静静地仰望明月,月亮上有几块不规则的图形,那就是广寒宫、玉兔、吴刚、桂树吧…
长大后在外地上学,中秋节时别有一番思家之情从心底升起:“月有阴晴圆缺,人有悲欢离合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对着皓月,脑子里想得最多的就是父母、兄妹已经在庭院里祭月了吧?已经喝过茶了吧?…
随着家境的改善,祭月的食品平时就能吃得到。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,每年都能和父母、兄妹一起祭月。小儿八岁,已能熟练朗诵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的唐诗。祭月后,对月饼、老菱、萝卜、柿子已无多大兴趣,但听从奶奶的话,认真地喝上几口茶,围着我听嫦娥奔月、玉兔捣药、吴刚伐树的古老神话。
生活在变,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对团圆和幸福的追求,对美好未来的向往。难舍的中秋文化情结!
————
✅生活小常识|✅生活小窍门|✅健康小常识|✅生活小妙招✅情感口述故事
本文标题:
文章链接:macbook.alingn.com
文章来源:阿里社区
友情链接:✅女娲导航 ✅恋爱之书 ✅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✅健康杂志 ✅分享笔记 ✅健康社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