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社区|男性小课堂:�G丸癌(组图)…… – 阿里社区

阿里社区|男性小课堂:�G丸癌(组图)……

01.什么是正常的G丸

正常的男性阴囊里有两粒G丸右左各一,大小约为4×3×2.5公分,主要的功能是制造精子及产生G丸固酮,以维持男性生殖及性功能。

02.G丸癌形成的原因

G丸癌的病因并不十分清楚。就先天因素而言,最有关的是隐G症,发生G丸癌的机率较正常者高10倍以上。另外,母亲在怀孕时使用女性贺尔蒙制剂也有较高的机率。就后天因素而言,如外伤、感染引起的G丸萎缩也都与此病有关。

03.G丸癌的发生率

G丸癌的发生率因国家,人种或社会经济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别,例如北欧国家比东方人多,白人多于黑人,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也较多,在美国每10万人中每年约有2-3位新的病患,在台湾的病例较少。右侧较左侧为多,两侧同时发生的约为1-2%。

04.G丸癌有那些症状

大约有一成的病患无症状,而是在外伤后偶然间发现的,有些是由其性伴侣发掘的。一般最常见的症状是G丸呈无痛性的肿大,有沉重感。有人会合并阴囊积水、男性女乳化,10%的人会因G丸内出血或梗塞造成急性疼痛,另外有10%的人会出现转移的症状,如背痛、咳嗽、咳血、骨头痛、下肢浮肿等。

05.如何诊断

G丸癌的诊断最主要还是要靠详细的身体检查,如果发现G丸呈无痛性的肿大就应怀疑,接着应接受阴囊超音波检查,看看病灶是否来自G丸内或副G。可用计算机断层或核磁共振扫描来了解肿瘤侵犯程度及期别,另外抽血检验,如绒毛膜性腺刺激素及甲型胎儿蛋白也有助于诊断及追踪。

06.G丸癌的分期

G丸癌的分期简单的分法如下:

第一期─肿瘤局限于G丸内。

第二期A─后腹膜淋巴结肿大,但小于10公分。

第二期B─后腹膜淋巴结肿大,但大于10公分。

第三期─横膈膜以上淋巴结或内脏器官已有转移。

07.常见的G丸癌

精原细胞瘤:好发于40-50岁的男性,典型的精原细胞瘤约占所有精原细胞瘤的85%,G丸会有结合性的灰色结节,这种瘤对于放射线治疗非常敏感有效。

[2]胚胎细胞癌:分为两型,即成人型及婴幼儿型,幼儿型的胚胎细胞癌也叫卵黄囊G丸癌,它是青春期前幼童最常罹患之G丸肿瘤,75%出现于二岁前,极少转移至后腹膜淋巴结,但较易循血液扩散转移至肺部。成人型肿瘤常混合其它组织。

畸胎瘤:组织学上它来自三种生殖层,含有骨骼、软骨、肌肉、脂肪、神经组织及皮肤。

绒毛膜癌:此种癌肿瘤病灶较小,但比较会有中央出血现象,很早就会有血液转移,是一种很恶性的肿瘤。

混合细胞瘤:有四分之一以上病人是畸胎癌,也就是畸胎瘤混合胚胎细胞癌,也可能是精原细胞瘤与其它细胞癌混合。

08.G丸癌的治疗

G丸癌的治疗端视其肿瘤分类及侵犯程度及期别而定,一般习惯是将G丸癌粗分为精原生殖细胞瘤及非精原生殖细胞瘤,对于早期精原生殖细胞瘤(即第一期及第二期的A期)多采用根除性G丸切除术加上后腹膜放射线治疗,约有95%可以治愈,如果经放射线治疗后有复发情形应加化学治疗。

晚期的精原细胞瘤(第二期B期及第三期)则应先使用化学治疗,90%的病人有效。对于早期非精原生殖细胞癌可采根除性G丸切除术,至于是否要合并施行后腹腔淋巴腺摘除术,则各家做法不一。如果有复发则考虑再手术或化学治疗,对于晚期的非精原生殖细胞则实施行G丸切除术加上化学治疗。

09.如何追踪

所有G丸癌病患在接受治疗后都应该在头两年里每三个月追踪一次,以后三年则每半年追踪一次,之后每年继续追踪,在追踪的同时应检查另一边的G丸,腹部及淋巴腺、胸部X光;抽血检验肿瘤标记等。

10.G丸癌的预后

G丸癌的预后与其它泌尿系统肿瘤比较算是相当的好,以精原细胞瘤而言,如果是第一期接受G丸切除及放射线治疗的话,五年存活率高达98%,第二期A期也有92-94%,晚期则约为35-75%。非精原细胞瘤的第A期经治疗后,五年存活率高达96-100%,B期也高达90%,即便是已有淋巴腺或其它部位转移,五年的存活率也有55-80%,所以只要是早期发现,早期治疗,治愈的机率是相当高的。

11.预防和保健之道

洗澡时摸摸自己的G丸,看看两边G丸大小是否一致,怀疑有问题时,应立刻找泌尿专科医师诊治,尤其是有隐G症的患者应及早就医,定期追踪。

[2]小心保护G丸,避免外伤、撞击。

切勿有不洁性交导致G丸发炎,甚至坏死、萎缩。

怀孕妇女千万别乱服用或注射女性荷尔蒙,以免引起G丸病变。

12.结论

近年来G丸癌的诊断仪器精进,手术切除配合更有效之化学药物及放射线治疗使得G丸肿瘤之治疗已可达到几乎痊愈之地步,无论如何,家长及本人应随时提高警觉,提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治疗才是。

————
✅生活小常识|✅生活小窍门|✅健康小常识|✅生活小妙招✅情感口述故事

本文标题:
文章链接:macbook.alingn.com
文章来源:阿里社区
友情链接:✅女娲导航  ✅恋爱之书  ✅健康笔记  商务笔记  ✅健康杂志  ✅分享笔记  ✅健康社区

Readers' contributions

http://macbook.alingn.com

You may also like...